Travel is life. Life is travel! 最近寫什麼都像遊記 \囧/ 2005日本關西遊記、2007美國遊記完成!2008瑞士大冒險、2008法國冬遊與倫敦生活日記連載開始! 食譜與遊記地圖目錄請見Article Sets,留言請按文章底 comment。 歡迎轉貼連結,圖片&文章請勿任意轉錄。 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
 
www.flickr.com

Thursday, March 06, 2008

[Travel] Kansai, Japan 2005: Day 12 Himeji Castle 姬路城油壁 & 大天守

通往はの門的緩上坡

出了化妝櫓一旁便是通往はの門的緩上坡,算是姬路城必拍景點之一,防火耐鐵砲的白漆喰総塗籠造白壁黑瓦土牆點綴長形箭孔火槍孔與三角形鐵砲孔十分別緻。

這條徑道正對著西小天守,據說有讓敵軍誤以為天守閣就在眼前的錯覺,衝上去的話はの門門扉上方則有落石機關(通常也有淋滾水之類的攻擊),是繼菱の門後第二道重要防衛設施。

穿過はの門後眼前只見四周都是高大石牆,窄小空間頗有壓迫感,且周圍門櫓並非走道型態,建得特別寬敞適合藏匿大量士兵,牆上則處處可見統砲孔和落石熱湯機關,想必很容易從門櫓上猛力攻擊下方穿越的人,完美設計之血戰區域。

四下一片寂靜十分安祥平和,但想像若被圍困此處我們仍不寒而慄,連忙順著唯一的出路向右轉,在窄徑上走了一小段才看到寬闊空曠的備前丸。

從備前丸望向大天守與西小天守

備前丸為建城初期城主府邸所在,池田輝政即居住於此,本多忠政時代城主家族則居住於三之丸武藏野御殿,其後歷代城主更是外遷到中曲輪橋門内西屋敷居住(承平時代果然不需考慮敵軍攻打的危險呀),最有名的便是德川吉宗時代城主榊原政岑和吉原高尾太夫相戀,高尾大夫從良落籍後二人便恩恩愛愛同住於西屋敷現在好古園一帶。

備前丸完全是一片空地,僅南側邊緣零星點綴數棵樹木,從備前丸仰望大天守十分壯觀,超高石牆相形之下路人感覺起來相當渺小。屋頂兩端翹起的鯉魚在菱之門等其他建物屋頂上也不時可見,特色十足。我們在空蕩蕩備前丸漫步一會兒順便眺望姬路市景,便又依照動線指示,走回はの門附近的斜坡小徑,穿過にの門往更高一層而去。

大天守近觀。Photo created by Freakland - フリークランド,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穿過にの門右轉又是一座城櫓環繞的小院落,抬頭仰望東側可見三層型態的乾小天守與西小天守矗立眼前。

姬路城向來有迷宮之城的稱號,以複雜曲折道路通往內部天守設計,且各城櫓除了屋頂裝飾與瓦頭家紋些許不同外(戰場一片混亂應該沒法看這麼仔細吧?)皆白壁黑瓦極端相似,讓敵軍即使攻入內部也容易迷路難以互相聯絡。轉來轉去走到這邊我們已經開始頭昏眼花,很能想像不熟悉城內構造的士兵難辨方向,弄不清東西南北四下亂竄的場景。

姬路城油壁。Photo created by beggs,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穿過下一道門繼續向內漫步,進入腰曲輪便可以看到城內唯一非白壁黑瓦的油壁聳立於城櫓之間。

油壁相當醒目,土色高牆約二層樓高,側面還可以看到牆內木頭支架構造,似乎是殘留部份的切面狀態,和我們在金澤武家屋敷看到土牆展示十分類似,但高度足足多了一倍有餘。關於此姬路城中與眾不同的突兀油壁由來說法紛多,其中一種是說油壁為豐臣秀吉時代築城遺跡,用泥沙米汁混和擣實建造而成,才會與其他城牆顏色不同。

由於姬路城建造過程漫長,經歷多位城主各出身不同家族,因此各城樓瓦頭也依建造時期燒製不同家徽紋飾,比如說池田氏揚羽蝶紋、羽柴(豊臣)氏桐紋、本多氏三つ葉葵紋等。參觀城樓要一一辨認瓦頭花紋既不方便又很危險(低一點的還是看得到啦~),腰曲輪油壁附近有一道牆鑲嵌各種家紋瓦頭,供觀光客欣賞順便拍拍紀念照。

大天守眺望三の丸廣場,屋瓦有翹鯉魚裝飾。Photo created by _faz,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我們從菱の門入城轉來轉去已經走了超過1小時,終於抵達大天守入口。

國寶大天守是姬路城參觀的高潮,佔地廣大高達五層的壯闊建築物,遠觀近看都十分壯觀,很難想像是四五百年前沒有機械器具,單純使用人力獸力一石一木從遠處運來搭建而成。

大天守不僅外表壯麗,進入內部也感覺十分寬敞,不像我們之前參觀的彥根城天守閣空間狹窄出入困難,一不小心就會撞到頭或從陡峭樓梯摔落(那時候下樓梯我真的很怕)。姬路城大天守走道寬大光線明亮,樓梯也還算坡度正常,寬階梯中央更架了鐵製扶手(畢竟觀光客不若武士忍者身手矯捷),同時也方便動線規劃,上下樓梯的人不會撞在一起,整體而言好走太多了。

天守閣頂層。Photo created by neco,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由於參觀動線之故,我們從大天守二樓進入,一路向上攀爬。牆上除了鐵砲火槍箭孔之外,也有許多落石熱湯機關,一一標示有些還有玻璃覆蓋讓參觀者向下透視,十分有趣。由於姬路城大天守位於姬路最高點,從各面許多大窗戶更可以向外眺望360度姬路市景,眺望三の丸廣場大手通方向幾乎可以看到火車站,視野超廣光是走過就相當享受。屋瓦上則常見翹鯉魚裝飾,從天守閣內近看根本是海豚尺寸,十分驚人呀~

內部也展示大量刀劍火槍以及歷代武士盔甲,感覺起來是相當珍貴的日本中近世戰爭史料,不過基於對這些武器不甚了解,還不如展示女性服飾小掛腰帶十二單衣更吸引我哪~(雖然戰略用途的天守閣放這種展示品似乎不太搭調,不過化妝櫓也沒展示衣裳呀 Orz)

也許是時間尚早,觀光客並不太多,逛起來十分輕鬆愜意。我們沿著動線一層層轉圈參觀攀爬,頭昏腦脹終於爬到大天守頂層,卻意外發現大批人潮(中老年人居多),雖然周圍遠眺景觀極佳,大家卻都面朝中央奇妙神龕賽錢箱坐著休息,爬樓梯大概真的太累了吧 XD

大天守底層緊急出口。Photo created by neco,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上面擠滿中老年人,我們沒地方坐,也不好意思跑到他們前面端詳神龕,只得四周轉轉欣賞風景順便喘息一下,就又順著動線下樓了。

因為每層都已經仔細逛過,雖然也有看到姬路城模型但並沒有很吸引人,下樓速度就相當快,迅速到了大天守最底層,面積最大的一層但沒有窗戶相當黑暗,要支撐整個天守閣的梁柱極端粗大,尺寸十分驚人。

因為大天守以戰國時代工程技術而言仍嫌過於浩大無法應付,地基下陷加上年久失修梁柱腐蝕,至江戶時代便已向東傾斜十分嚴重(日本的比薩斜塔?:P),明治時代花費國庫九萬三千円將天守扶正,昭和時代分別在二次大戰前後將建築物全面解體,徹底整修姬路城更是花費超過十億円!

其中相當有趣的是,為了找尋代替蟲蝕腐爛嚴重的西大柱,需要足夠巨大形狀又合適的檜木,兵庫縣笠形神社境內檜木雖大但頂端彎曲,尋覓多年1959年終於在岐阜縣找到一棵巨檜極端完美合適,卻因為過於巨大而在使用森林鐵道運送下山途中折斷!最後只好使用兵庫縣笠形神社境內檜木的下半截,二棵連接合併,結果和原本西大柱的作法完全相同 XD

Photo created by MShades,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出了大天守,北側鹽櫓一帶為儲存米鹽飲水糧食之地。

我們從腰曲輪東側への門繞出,向前走若穿過右手邊井郭櫓可以回到備前丸,左手邊帶の櫓後則是腹切丸,小巧院落中央大樹聳立寂靜無人。腹切丸雖然名稱似乎是給城主武士切腹用地,但實際上從未做此用途,僅用來處決人犯罷了。此外則是一座又一座白壁黑瓦院落,老實說看了3小時幾乎一模一樣的建築,雖然是世界遺產兼日本國寶還是挺膩。

時近中午,我們手上姬路城好古園共通券只用了一半,便迅速穿越ぬの門和るの門回到三國堀,再穿越菱の門到三の丸廣場,往姬路城西南的好古園漫步而去。


延伸閱讀:
Wikipedia-姬路城
姬路城寫真
姬路城達人 有極端清楚標示和介紹的姬路城地圖


相關遊記:
Day 12 Himeji & Kurashiki 姬路&倉敷
Day 12 Himeji Castle 姬路城中外曲輪 & 三の丸
Day 12 Himeji Castle 姬路城菱の門內 & 西の丸

其他日本遊記請見Kansai, Japan 2005: Maps&Journals List 日本關西遊記地圖目錄

No comment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