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is life. Life is travel! 最近寫什麼都像遊記 \囧/ 2005日本關西遊記、2007美國遊記完成!2008瑞士大冒險、2008法國冬遊與倫敦生活日記連載開始! 食譜與遊記地圖目錄請見Article Sets,留言請按文章底 comment。 歡迎轉貼連結,圖片&文章請勿任意轉錄。 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
 
www.flickr.com

Sunday, July 30, 2006

[Travel] Kansai, Japan 2005: Day 08 Walking from Kofuguji to Todaiji 興福寺至東大寺漫步
































奈良國立博物館附近一起等紅燈過馬路的梅花鹿


離開興福寺,我們向東走入奈良公園的大片草地。草地不遠處的正中央,矗立不知該說是巴洛克風格還是古典時代神殿的奈良國立博物館本館,鵝黃色和淺灰色搭配神殿的形式和浮雕裝飾,據說是明治時期的西洋建築風格(還因此本館建築成為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十分有趣。

其實奈良國立博物館的所在位置是興福寺舊有的境內,因毀佛滅釋風潮而拆毀許多子院與圍牆,1892年便決議在現在所在地興建博物館,由宮廷建築家片山東熊設計,於1894年完工,當時稱為帝國奈良博物館,以收藏佛教美術品為主。

本館前完全是一片大草地狀態,視野良好景觀遼闊,不時可看見大小梅花鹿三三兩兩在草地上散步或橫臥,輕鬆自在完全不怕人,雖然行前已經在旅遊書中讀到奈良市內野生梅花鹿眾多,受到市政府的保護,親眼看到仍然充滿驚喜,連路標都是小心梅花鹿橫越馬路的圖案,所有汽車經過公園附近都以龜速前進。

我們漫步穿越本館前大草地,走到博物館北邊的馬路,沿人行道繼續向東行,接著就看到水池環繞的新館,似乎是水上城堡一般,水池上波浪狀迴廊連接至入口,建築相當獨特,由吉村順三設計,曾獲得1974年CBS賞和1998年的公共建築100選。新館外圍草地也棲息著數隻梅花鹿,許多觀光客駐足觀賞。

人潮漸多,都和我們相同往東大寺方向。走到通往南大門的十字路口正在等待紅綠燈時,一隻鹿角花枝招展的大公鹿靜靜走到我身邊,停下來等紅綠燈。看著一隻活生生的梅花鹿停在距離不到一公尺處,驚喜萬分的我只能瞪大眼睛看著牠專心等紅綠燈,不敢伸手去摸。公鹿眼睛渾圓漆黑,淺棕色帶有米色斑點的短背毛看來十分柔軟。

紅燈還亮著,不過已經沒有車輛通過,公鹿率先悠閒走過馬路,往東大寺方向而去。

(註)奈良國立博物館相關資料,請見:Wikipedia-奈良国立博物館

Thursday, July 20, 2006

[Travel] Kansai, Japan 2005: Day 08 Nara Kofuguji 奈良興福寺





















奈良興福寺青銅燈籠剪影與五重塔


在宇治車站等待約15分鐘,搭上向南的普通電車迅速抵達JR奈良站。一出車站,照例先前往Info Center,解說員雖然態度有點公事公辦(不像金澤服務人員那般熱心有問必詳答)但英語相當不錯,攤開一大張黃色的奈良觀光地圖,用橘色蠟筆幫我們圈出著名景點,並畫上公車路線等資訊,感覺十分訓練有素。

不過,我們並未按照解說員指引的道路行進。因為已經做好的行前計畫中沒有坐公車的打算,按照解說路線會繞遠路,我們直直穿過車站前的U字形公車站廣場,走上稍北的三條通。

三條通是條不寬的露天商店街,除了二線道的馬路之外,就只剩二側的人行道供人擦身而過的寬度,幸而道路兩旁房屋大多只有二層樓高,道路不寬也沒有什麼壓迫感。沿路各種商店食堂超市柏青哥連綿不絕,逛街人群從青少年到老年各年齡層皆有,人數卻相當稀少,也許是正值中午時分吧。我們東張西望地沿三條通向東漫步約600公尺,路面忽然從柏油轉為砂土,不知不覺進入興福寺的院內。

興福寺創建於669年,原位於山背國山階(現京都山科區),是藤原家始祖藤原鎌足(614-669)的正妻鏡王女(?-683)為求丈夫病體平愈而建立,稱為山階寺。672年山階寺移入藤原京,依移建地名改稱厩坂寺。710年平城遷都之時,鎌足之子藤原不比等(659-720)將厩坂寺遷入平城京左京,即現在的位置,改名為興福寺。此後,藤原家持續與天皇通婚,產生多位皇后與有濃厚血緣關係的天皇,便得以國家的權力與財力逐漸整備此一藤原家寺,其規模之大同時名列奈良時代四大寺與平安時代七大寺之一。因與藤原北家關係深厚,興福寺在平安時代便擁有春日社的實權,並領有大河國的莊園,事實上形同國主,勢力龐大兼財力雄厚,與比叡山延曆寺有南都北嶺之稱。當時興福寺周圍子院眾多,全盛時期多達一百間以上。其中970年藤原師尹之子定昭(906-983)創立的一乘院,以及1087年藤原雅兼之子隆禪(1038-1100)創立的大乘院,同為皇族攝關子弟入寺的門跡寺院。

源平之爭時,平重衡兵火蔓延奈良,東大寺與興福寺大半寺院與佛像都因此燒毀,現今流存的興福寺與佛像,都是在火災後的鎌倉復興期所重新建造與雕刻。江戶時期1717年,興福寺再度發生大火,其後迅速重建燒毀的西金堂、講堂與南大門。1868年日本政府發佈神佛分離令,全國掀起一陣廢佛毀釋風潮,春日社與興福寺分離,子院廢止、寺領没収、終止僧都兼任春日社神職、境内圍牆推毀,並廣植樹木,興福寺成為奈良公園的一部份,一時間如同廢寺,連五重塔與三重塔都被賣掉,真是太誇張了。後來日本政府開始反省廢佛政策過猶不及,1881年許可興福寺重建,1897年根據文化財保護法前身「古社寺保護法」,重新整修寺內各堂塔,但失去圍牆並成為公園一部份的興福寺,已經失去信仰參拜動線,難以恢復當初盛況。

我們不知不覺進入院內,就發現興福寺完全處於工地狀態,除了南円堂、五重塔、中金堂等周圍堂塔,中央一大塊區域都以鐵皮圍籬圍住,中間還停放怪手,矗立在古色古香的堂塔之間頗為有趣。可惜寺內收藏的國寶也趁整修期間出門旅遊,出借給外地的博物館(我忘了告示上寫哪間博物館,反正不在奈良)展出,運氣不好完全沒得欣賞,我們只得在院內漫步閒晃拍照。

三重塔是位在西南角入口處的三層木造樓塔,原為崇徳天皇的中宮皇嘉門院,在1143年命人建造,但現今流存的是1180年大火後再建的鎌倉時期建築;三層塔樓十分小巧,雖然是國寶卻不怎麼引人注目。南円堂位在西南角,是813年藤原北家的藤原冬嗣和父親内麻呂追善創建,現在的建物1789年在火災後重建,朱柱白壁的八角形堂宇,配色和平安神宮類似,門扉緊閉看不見內部擺設,和高達336公分的木造不空羂索観音坐像(1189年雕刻完成,國寶)。南円堂前矗立多個巨大的青銅燈籠,於平安時代初期816年塑造,是日本日本最古老的紀年銘燈籠(當然也是國寶),形狀優美雕刻細膩,令人難以相信是如此古老的工藝品。

我們沿著鐵皮圍籬向北走向北円堂,途中還亂拍鐵皮與怪手。北円堂是721年藤原不比等一週年忌辰時,元明上皇、元正天皇二位女帝以及長屋王下令建造,現今建物則是1208年建造完成,是興福寺現存最古老的建築,自然也有列入國寶,是八角円堂型態,四周以木欄杆圍住,深褐木頭屋頂與樑柱搭配潔白牆壁,和南円堂配色差異頗大。

我們在回頭向南走到南円堂後,向東走向興福寺中最搶眼的建築——五重塔。五重塔為光明皇后(701-760,藤原不比等之女,聖武天皇皇后)於730年發願建造,現存塔樓為1426年重建,高50.8公尺,僅次於京都東寺的五重塔(請見:[Travel]Kansai, Japan 2005: Day 01 Around Kyoto Station 京都車站周邊漫步),是全日本第二高的木造塔樓。許多人在五重塔前徘徊拍攝紀念照,正在懷疑靠這麼近要如何把人和高塔一起拍進去,仔細一看很多人都是跟標示國寶的木牌合照,令人莞爾。

五重塔北側是東金堂,為聖武天皇於726年為伯母元正太上天皇祈求病體康復而建造,放置藥師三尊塑像。1180年,東金堂藥師三尊像因戰火燒毀後,1187年興福寺僧兵搶奪飛鳥的山田寺講堂的藥師三尊塑像,放置於堂內當作本尊加以朝拜(真是有趣的強盜僧侶O__Oa)。1411年發生大火,東金堂和五重塔同時燒毀,東金堂於1415年重建,為室町時代建築之規模,但依照天平時代的堂宇原型加以重建,目前也是興福寺國寶之一,內部收藏許多列為國寶的佛像(國寶中的國寶?XD)。

從東金堂前再向北走約30公尺,以寺院舊食堂形式與遺跡地重建的國寶館,位在向東道路的北側,原建築於1874年棄佛毀釋風潮中荒廢,現今建築是1959年以鋼筋水泥結構加以重建,作為興福寺內文化財收藏與展示設施,收藏高達5.2公尺的食堂本尊千手觀音巨型塑像等眾多佛像,以及南円堂前青銅燈籠(國寶)的真品,據說上面的火袋文字是窺見當代書法的重要文物。許多制服學生在國寶館前排隊,看來也是修業旅行的必經景點,不過我們並未進入參觀,在國寶館旁廁所前的販賣機附近瞥見一隻纖細的梅花鹿後,我們就心花怒放地沿向東道路向東大寺而去。


(註)興福寺相關資料請見:Wikipedia-興福寺,門跡相關資料請見:Wikipedia-門跡

Sunday, July 16, 2006

[Life] 20060715 國小同學會
















只有八個人到的古亭國小同學會,在東區的無國籍食堂


畢業之後,第一次開小學同學會。沒辦法,音樂班的圈子太小,大部分人每三年都有機會再當同學,有些人一路從小學到研究所都是同學呢,這樣很難想發起開同學會的慾望吧~

其實國小的回憶不是很愉快,一方面是碰到怪老師(這真的是很糟的回憶,嚴重到我很多年後都對某字有陰影,但小學也有碰到很好的老師啦~),另一方面也因為我自己是個怪咖小孩吧~:P

不過,同學會比想像中有趣許多。聽聽實習醫生吐苦水,會計師事務所女職員說自己薪水很低,留德國的說都吃不到魚很可憐,留美的分享在同鄉會意外碰到不認識自己的同學笑話,還有各種八卦和未來計畫。大家都還沒結婚,都在問別人什麼時候結婚~ XD

不知道像這樣無牽無掛的年輕歲月,還有幾次同學會大家能如此輕鬆,互相調侃婚姻和未來的計畫?

[Travel] Kansai, Japan 2005: Day 08 Walking through Uji 宇治漫步
















































上:宇治川畔鵜飼船與橘橋
中:宇治川畔倒影
下:平等院參道茶店


離開宇治上神社,我們往源氏物語博物館前進。路程不遠,很快就看到淺灰色與玻璃的建築懸空架在小巧的蓮花池上,但我們在接近時發現附近奇異地寧靜,館內不見任何燈光或人影,走近一看原來是休館日 Orz 本來排定行程時都有小心避開休館日,但臨出國前為了愛知世界博覽會與火車聯票曾將行程大幅調動,一陣忙碌中忘記重新檢查每間博物館的休館日,結果就發生這等扼腕之事。

我們只好繼續往宇治橋方向前進,途中還繞道京阪宇治車站略做參觀,其實是想要尋找洗手間,可惜都在站內。宇治橋寬闊的鋼筋水泥橋面不時有車輛呼嘯而過,日本車其實相當安靜,是車輪濺起雨水發出大聲響。橋的左側一整排平行的Y字形木樁,似乎是舊木橋的橋柱,但現今已無橋面存留。對岸橋旁,灰色的紫式部水泥塑像靜靜矗立在雨中。

已經中午時分,我們再度走上平等院參道,探訪清晨經過時尚未開門營業的茶店,隨嗅覺的引導,直直走入青島屋彌兵衛商店。一入店內濃郁茶香撲鼻而來,比在參道上聞到的香氣,店內的茶香濃到幾乎是不流動的固體狀態。門口內側是一長條矮吧台,前面擺放長板凳,中年老闆娘目測約40多歲,明眸皓齒風韻猶存,一身纖瘦清麗的靛藍夏季和服站在吧台內,以日語和口音超重但不失流利的英語,分別熱情招呼日本和外國觀光客,請入坐奉茶品嚐,還可以要求品嚐特殊某種茶葉。

老闆娘先奉上玄米茶和茶豆,我們一邊喝一邊偷看店內擺設和附近其他組客人(一組較早來的二位文靜年輕女孩,其中一個公主頭長髮及腰:另一組較晚來的是二位日本老太太和一位歐吉桑),老闆娘又奉上冷抹茶,用玻璃壺現泡連冰塊一併奉上。玄米茶米香和茶香相當均衡,茶豆是裹抹茶粉的炸花生,雖然是油炸品但毫無油味而略帶甘甜十分好吃,冰涼微甜的抹茶叫做「宇治清水」,是店內調製的夏季限定商品,正好是我們吃過祇園小石的宇治金時後夢寐以求的味道,當下決定買了。

然後Tanis要求品嚐玉露,老闆娘面露難色解釋一般不推薦玉露,因為對外國人而言可能太苦,建議我們買玄米茶就好,但Tanis回答台灣也有喝茶習慣之後,老闆娘雖然正忙著招呼日本客人,還是笑笑立刻指揮另一位女店員泡了一壺出來,和鐵觀音相較其實一點也不苦,反而清新香氣十足。

品茶後,我們在店內閒晃亂逛考慮良久,店內茶葉產品選擇眾多,在一大包1000円的番茶(我們在一般食堂喝到的奉茶大概就是這種,其實還頗清爽好喝)到一小包8000円的頂級茶中間,約有10種價位不同的茶葉,連玄米茶都有二種價位不同的選擇。我們正在挑茶時,店後散出一股濃濃茶香的白色煙霧,師傅正現場炒茶,我們正在挑選的茶葉可能就是昨晚或當天清晨現炒,新鮮無比。我們在各種價位的茶葉之間掙扎良久,最後買了玄米茶、玉露、宇治清水和茶豆各一包之後滿足離去(回國之後就開始扼腕實在買太少了,台灣製造的抹茶喝起來根本就是烏龍茶味)。

購物完,我們往宇治車站方向步行,在商店街口的中村藤吉本店停下,買了二支旅遊書推薦的抹茶霜淇淋,份量甚大的霜淇淋上添加蜜紅豆和白丸子才350円,宇治和京都物價果然大不相同。有趣的是,在這家店又碰到了之前在青島屋彌兵衛商店品茶時遇見的文靜女孩二人組,她們似乎也認出我們,微笑點頭擦身而過。

我們一邊吃霜淇淋當午餐,一邊走到宇治車站,準備搭車前往奈良。

Wednesday, July 12, 2006

[Travel] Some Interesting Information about Japan Imperial family & 衣通姬傳說














圖片來源:http://tinyurl.com/rropz


在寫日本遊記時,發現光是依靠旅遊書、照片和記憶完全不夠,常常需要作資料蒐集與查詢,有時反而比出發前更仔細閱讀相關資訊。google搜尋之下,無意中發現日文版的wikipedia百科對於日本歷史與地方文化的資訊相當齊全,於是便成為我寫遊記的必備工具。

京都是日本平安時代到明治時代的首都,無論是那個景點,查詢相關資料時無可避免會發現和某位天皇或皇子相關(例如大覺寺與嵯峨天皇、清涼寺與嵯峨天皇皇子源融、野宮神社與初代茂賀齋院有智子內親王等)。多次下來,我逐漸沈迷於在日文版wikipedia上,閱讀日本歷代天皇的故事。從初代天皇的神話到古墳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等,發現一些不同於日本刻板印象的事實,相當值得尋味。比如說,日本史上曾有10代女性天皇(雖說是10/125位,但尚未包括神功皇后、飯豐青皇女等多位實際掌權卻未稱天皇的女性),且多數被史書記載為賢明君王,和現今日本皇位不容女性繼承的爭議真是一大反諷。

另外,日本古代母系社會也發展出一些十分有趣社會關係,例如夜這(男方至女方家中幽會過夜,男女雙方都允許擁有多位戀人)習俗、日本朝臣以女為貴,以及日本朝廷的外戚政治傳統等。貴族階級近親通婚是常有的事,但規範竟然是以母方為準,同母的兄弟姊妹不允許通婚,而同父異母則視為常態,天皇便經常迎娶異母姊妹為皇后(中宮)或嬪妃,十分有趣。這個同母不得通婚的習俗,令我想起之前在ptt上看到一篇文章,論述祖父母應該多疼外孫,因為只有女兒生的孩子才確定具有自己的血統 =_= 以母系社會而言,看來是非常實際啊~

我在狂熱閱讀這些故事時,發現一則同母兄妹不得通婚的規範下的悲戀故事——"衣通姬傳說"。衣通姬是日本古代對於絕世美女的稱呼,意謂其美貌的光輝從肌膚散發,直穿透衣裳而出,在《古事記》中指稱允恭天皇皇女——輕大娘皇女,《日本書紀》中則指稱為允恭天皇愛妃,也是皇后忍坂大中姫的妹妹——衣通郎姬。

《古事記》中記載的"衣通姬傳說",是允恭天皇的第一皇子木梨輕皇子,和第二皇女輕大娘皇女之間的故事。二人同為皇后忍坂大中姫所生子女,母系家族以貌美著稱,叔母八田王女有衣通姬之稱,而輕大娘皇女因其類似叔母的絕世美貌,亦被稱為衣通姬。木梨輕皇子甚為思慕皇妹輕大娘皇女,二人詩詞往來纏綿繾綣,最後私通之實為群臣所知。

允恭天皇駕崩時,木梨輕皇子失去朝臣支持,與第三皇子穴穗皇子之間政爭失勢,被剝奪皇太子地位,並流放伊予。輕大娘皇女為追隨愛人,自願逃奔荒郊野地的伊予。木梨輕皇子對於戀人再會相當喜悅,但二人相愛的幸福時光不長,故事便以雙雙自殺(殉情?)落幕。《古事記》的故事之中穿插多首二人詩歌往來的古老和歌,感覺極似《詩經‧關雎》,使故事情節在淒美動人之外別具古意。

十分有趣的是,《日本書紀》記載了不同的故事發展。二人兄妹私通之事被發現後,因為木梨輕皇子貴為皇太子不能處刑,而是輕大娘皇女被處以流刑,流放伊予(現今四國西南部,七世紀方設地方郡守,流放當時為435年,完全是荒郊野地啊~對金枝玉葉的皇女而言,不知有多麼淒涼)。而後允恭天皇駕崩,木梨輕皇子與穴穗皇子之間,為了皇位繼承權發生政爭,支持木梨輕皇子的大臣發現戰況不利,請求皇子相助,木梨輕皇子卻自殺,最後穴穗皇子即位為安康天皇。

"衣通姬傳說"其實很可能只是二位皇子爭奪皇位繼承權的故事,而安康天皇(或是大臣,或後人)為了將非嫡子爭奪皇位的事實正當化,而編撰出兄妹私通的故事(包括淒美和歌)。其實,根據《古事記》,安康天皇即位後亦迎娶同母姐長田大娘皇女(允恭天皇第一皇女,《日本書紀》則記載為履中天皇皇女中磯皇女,亦名長田大娘皇女,也有一說其實二人為異母姊弟)。

允恭天皇的皇后忍坂大中姫以善妒之名見於史書,妹妹衣通郎姬甚受允恭天皇寵幸,卻因皇后姊姊的嫉妒,大費周章從藤原宮(奈良県橿原市)遷居河内的茅渟宮(現今大阪府泉左野市)之後,天皇仍時常以游獵之名臨幸,皇后更進一步進諫天皇不應沈溺女色,允恭天皇便甚少涉足茅渟宮。皇后忍坂大中姫甚為多產,一手包辦所有皇子女(共九名),事實上也有可能為異母所生(畢竟允恭天皇對衣通郎姬寵愛逾恆),由皇后收養。因此木梨輕皇子和輕大娘皇女之間的愛情,只是日本古代近親通婚的奇妙常態與規範,以及皇位政爭的殘酷下的犧牲品吧~

無論真實與否,淒美悲戀故事永遠最膾炙人口了~


(註)"衣通姬傳說"詳細資訊,請見http://tinyurl.com/kq7r9

Friday, July 07, 2006

[Travel] Kansai, Japan 2005: Day 08 宇治神社&宇治上神社































上:從喜撰橋眺望宇治川中上游
下:宇治上神社入口


離開平等院,我們往宇治川漫步。

喜撰橋是中國風格的朱紅拱橋,在陰暗的天色下格外醒目。陰雨綿綿,宇治川中上游河谷蒼綠中瀰漫一層縹緲的薄霧,美麗悠遠一如山水畫,不愧是平安貴族熱愛的避暑聖地,景色似乎仍與平安時代相去不大。中下游右岸是一整片樹林,左岸則停泊二排鵜飼船,船船相連,暗紅色的船篷反射熠熠水光,碼頭和船上空無一人,不知是天氣欠佳還是白天恕不營業。

宇治川中央的塔之島與中之島似乎原本是河岸的一部份,河水長期侵蝕最後將河岸切割出這二個小島,河川從二旁分流,應該是相當容易氾濫的地區吧。現今中之島規劃成宇治公園,但樹木甚少,一片爛泥地中點綴些許小徑和公共設施,不時需要跳躍過水坑,令人懷疑小島是否才被河川吞噬過。

從中之島走上朝霧橋,對岸橋旁矗立宇治十帖紀念碑,一對青銅塑造的平安時代男女搭乘小舟,想來是重現親王香之宮偷偷帶走浮舟的情景吧。源氏物語迷的我其實不太喜歡宇治十帖(註),但看見紀念碑仍然相當興奮,狂拍多張照片還要跟塑像合照 XD

從宇治紀念碑向東北方走約10公尺,穿過一整片竹林就是宇治神社,又稱為下社‧若宮,再向東北穿過100公尺的林蔭小徑和朱紅鳥居,便抵達了宇治上神社。

宇治上神社又稱為上社‧本宮,為平等院的鎮守社,二地相距甚近。2004年奈良文化財研究所以年輪測定法檢驗,發現本殿建造於1060年,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神社建築,與1052年建立的平等院有相當深厚的關係。本殿是平安時代後期建築(國寶國寶~),正面中央有三根木柱的社流造形式,外面以鎌倉時代建造的覆屋加以包覆;拜殿(也是國寶國寶~)由鎌倉時代前期的宇治離宮移建而成,為寢殿風格建築。

宇治上神社祭祀第十五代天皇應神天皇(201-310)、第十六代仁德天皇(257-399)和 菟道稚郎子命,應神天皇是父親,後二位則是兄弟關係,在應神天皇駕崩之後互相推讓皇位,據說最後是菟道稚郎子命自殺,仁德天皇才即位,前後皇位空窗期長達三年之久。另外令人驚異的是,以三、四世紀的醫療技術,應神天皇和仁德天皇居然分別活了109歲和142歲!簡直就是神話故事。

進入宇治上神社,我們似乎走入另一個世界。拜殿沈靜祥和,正前方一小塊長方形白砂地以草繩與白紙結環繞,繞過拜殿,位在後方的本殿散發神秘悠遠的氣氛。神社內空無一人,空氣中卻有種飽滿充盈的穩定,彷彿充滿靈氣一般。這般真正古老的建築有股將時間凝結的魔力,很難以言語描述的奇妙感覺,所有經過的人事物無論逝去與否都會在其中留下,並永恆存在。



(註)宇治十帖,故事大略是二位條件不相上下的貴族男子多次搶奪愛人,其中一人個性溫吞始終退讓,最後又老是不甚甘心,看得令人肝火上升。

Thursday, July 06, 2006

[Life] World Cup 2006 球賽無關評論

先說我是阿根廷球迷,因為熱愛阿根廷探戈,也因為阿根廷隊踢球非常精彩。他們在八強賽輸給德國我很難過,但本文不是要討論球賽。

先聊音樂。很少有機會能像世界盃開賽前這樣,聆聽比較各國國歌的異同。英國四平八穩,德國耳熟能詳,捷克是匈牙利風味的旋律性民謠;義大利則是19世紀風格喜歌劇,音程連續大跳考驗演唱技巧,但義大利球員音準奇佳,果然是訓練有素;巴西華麗前奏一大串以為要結束了才開始唱,我還以為他們都不會唱,結果是根本還沒開始唱。也許國歌和民族性也頗有關係,純屬個人猜測 XD

再來說說教練....的外貌。阿根廷籍教練普遍英挺瀟灑,巴西籍教練一律胖嘟嘟,再看看Ronaldo,難道易胖體質是巴西民族特色嗎?然後德國隊年輕教練超級可愛,表情和動作多到不行,沒踢進會大叫摔水壺,進球立刻大叫大笑,每次都跟替補球員抱成一團,根本就是一群好兄弟。

雖然每次都會偷看球員帥不帥,不過人數實在太多我也不想一一敘述,就跳過去吧,反正大家都知道我是阿根廷球迷 XD

[Travel] Kansai, Japan 2005: Day 08 鳳翔館
















平等院鳳凰堂

平等院於15世紀起,便由淨土宗與天台宗共同管理,淨土宗的淨土院與天台宗的最勝院分別位於鳳凰堂的西邊南北二側。1990年代以降,日本開始發起一波平等院的庭院調查發掘與復原運動,以電腦立體繪圖再現鳳凰堂內部裝飾。2001年,則由日本建築家栗生明設計建造的鳳翔館,位在平等院南側,取代原先的寶物館,作為收藏鳳凰堂裝飾、寶物與佛像的博物館,鳳翔館的建築設計還獲得日本藝術院賞。

鳳翔館建築帶有濃厚的後現代風格,以灰色石板構築出方塊狀建築,隱蔽在鳳凰堂旁的樹林中。我們跟隨一群修業旅行的學生進入鳳翔館,入口狹窄如時光隧道,搭配先進的自動傘套包裹機,館內挑高加上燈光從腳邊投射頗有神殿之感。

鳳翔館內部展示品眾多,都是鳳凰堂內外裝飾的真品,其中包括鳳凰堂頂成對的青銅鳳凰真品(國寶)、中堂裝飾的五十一尊指定為國寶的雲中供養菩薩像(其實全部有52尊,但在國寶指定之後才在堂外發現一尊,因此指定國寶者只有51尊)、14面壁扉畫(也是國寶),以及一尊木雕阿彌陀如來像,為十一世紀初著名佛像雕刻師定朝目前唯一確定留存的原作(當然也是國寶),連同如來像上的木造天蓋(還是國寶),還有一座11世紀鳳凰堂建造之時鑄造的梵鐘(鳳凰堂好像沒有什麼不是國寶=_=a,連平等院庭院都是1922年就特別指定的古蹟和名勝)。

木雕佛像的風格與美感我沒什麼研究,但其尺寸極端之大,雖然展覽時不再坐在底座上,目測仍約6公尺高,相當驚人。青銅鳳凰真品如同高級珠寶陳列在光可鑑人的玻璃櫃中,一片片羽毛鑲嵌精緻,尾羽與頭冠以單片金屬構成,曲線流暢,精緻得令人不敢相信是11世紀的工藝品。雲中供養菩薩懸掛在牆壁上,衣帶飄動飛舞,線條十分迷人,帶有濃厚印度佛像風格;一大間陳列室三面高牆都掛滿菩薩像,氣氛相當莊嚴,震懾人心。

欣賞完全是國寶的展覽品,影片室播放電腦3D合成的鳳凰堂復原模擬短片,休息雙腿之餘其實影片也頗為有趣。影片室旁的出口是一整片玻璃長廊,由於鳳翔館依小山丘而建,走出去便可以眺望平等院另一邊的景緻,不過我們尚有其他行程,略作休息之後便迅速步下階梯,離開平等院往宇治川而去。

[Travel] Kansai, Japan 2005: Day 08 Byodoin 平等院





















平等院鳳凰堂(天氣真的超不好,池水上都是雨滴的漣漪)

宇治是源氏物語的宇治十帖故事舞台,由於風景優美,在平安時代初期頗受貴族喜愛,是建造別墅的熱門地點。九世紀初,嵯峨天皇之子源融(光源氏的角色原型)在現今平等院的地點興建豪華別墅獻給宇多天皇。998年,由宇多天皇的孫子源重信(源雅信的兄弟)繼承,並成為關白藤原道長(正室為源雅信之女倫子)的別墅「宇治莊」。

1027年藤原道長去世,1052年其子藤原賴通將此別墅改建為寺院,盡其財力於1053年建造阿彌陀堂(又稱鳳凰堂,因屋頂上的一對青銅鳳凰裝飾而得名),將西方極樂淨土重現於人間。當時為平安時代末期,正值釋迦牟尼入滅2000年左右,佛法衰微天災人禍不斷,時人議論紛紛為「末法」之亂世,皇族與貴族爭相出資建造寺院,以求為來生積福,平等院亦為此風潮之一。

平等院其他堂宇,分別為1956年藤原賴通所建造的法華堂、1961年賴通之女四条宮寬子所建造的多寶塔、1066年賴通三男藤原師實所建的五大堂,以及賴通養子源師房所建的不動堂。1336年楠木正成與足利氏的交戰,戰火延燒至平等院中,大部分堂宇皆盡燒毀,唯有鳳凰堂奇蹟似地逃過一劫,現今不僅列入日本國寶和世界文化遺產,也是日幣10円背面的浮雕圖案。

一接近平等院受付入口,我們就看到任何在平等院拍攝的照片都不可作為商業用途的警告標誌,看來是個頗受保護的古蹟。入內之後先經過左手邊黑白建築「扇之芝」,顏色與形式雖然樸素無華,但屋簷微彎映襯如蔭綠樹,別具寧靜之美。再向前走10多公尺,阿字池畔的鳳凰堂便映入眼簾。天氣陰沈綿綿細雨直落不停,鳳凰堂仍然美得令人屏息,華麗優雅卻不失寧靜氣氛,建築樑柱迴廊及燈籠池水石灘,無一不精緻細膩,比例均衡一如希臘神殿。我不知該如何以言語描述鳳凰堂的美麗,也許創建之初重現西方極樂世界於人間的理想是最好的詮釋。

可惜鳳凰堂內部正值修復期間,參拜停止至2005年夏天,正是我們參觀之時,令人扼腕。通往鳳凰堂迴廊的朱紅小拱橋以禁止進入的告示和木柵欄封住,我們只得環繞阿字池,盡可能放慢腳步,捕捉鳳凰堂每個角度不同的美麗。

阿字池其實不大,我們硬是在池畔磨蹭了30多分鐘,才緩緩走到鳳凰堂南側。相對於北側朱紅小橋的豪華氣氛,南側迴廊橫跨池水,中央種植數株盛放荷花,錯落點綴青綠的水池,二名中年男子佔據池畔絕佳攝影位置高談闊論個沒完,我們等待許久仍不見他們有移動的意圖,只得開口請他們略移尊腳,才得到拍攝鳳凰堂南側的機會。從南側岸邊,也可見通往鳳凰堂的迴廊階梯前整齊擺放數雙白色工作鞋,想必是修復工人所有,為沈靜的堂宇平添生氣。

(註)平等院詳細資料見:Wikipedia-平等院

Tuesday, July 04, 2006

[Travel] Kansai, Japan 2005: Day 08 Walking from Uji Station to Byodoin 宇治車站至平等院漫遊





















平等院扇之芝(就是這棟建築的名稱,我也不懂是什麼意思)

宇治是個小巧的山城,房屋矮而稀少,連車站都像是鄉下一般,只有二個月台和購票出入口而已,雖然有點破舊但仍相當乾淨。不過,出了車站我們立刻在左手邊的柵欄上,看到禁止暴走族逗留的警示標語,鮮紅色的字體感覺十分突兀,很難想像這樣平靜祥和的小城也會有暴走族的存在。

我們穿過宇治車站前的寬廣馬路,進入建築群中間的小路宇治橋通,路口是中村藤吉本店,旅遊書推薦相當推薦這家茶店,抹茶霜淇淋便宜大碗又美味,可是時間還太早不到休息吃點心的時候,我們馬不停蹄向東北方宇治橋的方向走。宇治橋通似乎是附近人家生活的重心,窄小的道路和人行道行人和車輛擦身而過,沿路密密麻麻排列了藥妝店診所書店超市服飾店等各式各樣的店家,一條街就可以買盡生活所需。

我們在宇治橋附近轉上平等院參道,景觀立刻大不相同,平坦寬敞的淺灰色石板道路,沿路是一整排深褐色的傳統木造平房,門口皆懸掛木雕匾額店名,並矗立宇治茶或和果子的旗幟。我們經過的時間尚早,店家都尚未開門,但空氣中彷彿瀰漫宇治特有的寧靜氣氛和茶香,漫步而過令人沈醉。

平等院參道雖然美麗但路程相當短,約200公尺就抵達平等院的受付入口。

[Travel] Kansai, Japan 2005: Day 08 Uji & Nara 宇治奈良一日遊

















宇治平等院鳳凰堂

第八天行程:
(早上)宇治:平等院參道→平等院→塔之島→橘島(中之島)→宇治神社→宇治上神社→源氏物語博物館→宇治橋
(午晚)奈良:奈良車站→東大寺→三月堂、二月堂→春日大社→奈良車站

第八天是京都南方近郊的古城巡遊,宇治和奈良都在JR奈良線上,從京都車站到宇治普通車車程約22分鐘,車票只要230円,幾乎和市區公車同價,超級便宜,但是我們拿了JR Pass不用白不用,還是用Pass在各車站穿梭,沒有另買車票。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