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拿到8月25日考試的IELTS成績單,蓋完掛號章開始拆信心跳超快手抖個不停,不過能超過申請所需成績實在太開心了,畢竟能省下5100元報名費還有很多準備時間啊啊啊~
簡單解釋一下,IELTS 就是The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的縮寫,分為聽說讀寫4科,每科滿分9分,總成績為4科平均。9分代表export user,8分代表 very good user,7分代表good user。
一般英國大學碩士班入學標準大約6到6.5不等,博士班則是6.5以上,當然科系不同要求也不會一樣,而名列前茅的大學要求也通常會比較高就不用說了。各科都有40題,分數9分通常就是該科答案全對,8.5大約是錯1題,8分錯2-3題,而分數越低範圍也就越大,所以IELTS要考到普通成績不難,但是高分就不容易。
我的成績:
Listening 8.5
Reading 9
Writing 6.5
Speaking 6(Orz)
Overall 7.5
雖然我大學修英語輔系,兩年前自修準備托福CBT二個月考257,但不代表考IELTS不需要準備。
和托福大不相同的是,IELTS答案全部都是手寫,而且還有約一半是非選擇題,只要少了a或s答案都有可能不算正確,更別提拼字一定要正確無誤。而且大部分台灣人接觸的英文無論文法或口音都是美式英文,即使是大學外文系也是如此,其實我在1個月前還幾乎完全沒辦法聽懂BBC英國腔新聞,更別提澳洲腔或蘇格蘭口音,非常害怕考試聽力也會一塌糊塗,加上IELTS作文分成2個不同的Task和托福完全不同,所以還是跑去補習,報名了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的三週密集課程。
英國文化協會的IELTS課程會先作能力分級(也只有分成兩級啦,我是上B2),課程內容聽說讀寫都有cover,還有一次課堂模擬考,每天上課結束還會email課堂使用的ppt檔案所以不需要狂抄筆記,不過上課時間大多在討論,speaking能力增進迅速,加上老師都是英國人很快就會習慣英國腔,也會指導寫作常見題型的作文,但我還是覺得光靠上課內容絕對不足以應付考試。
除了把英國文化協會使用的課本整本寫完(所有的作文和閱讀,聽力因為沒有CD也沒有解答所以放棄),Cambridge 1-6 所有試題也幾乎全部作完(除了Cambridge 3的閱讀),其中Cambridge 5和6試題較新也接近現在的考題,難度也相對比較高,聽力部份也不會像3或4出現完全難以理解的澳洲腔。
準備時間大約共5周,前幾周大約是一週作一本,最後一週猛力把Cambridge 5-6都做完,我個人覺得相當有幫助。聽力部份除了Cambridge之外,也在吃飯時間聽英國文化協會老師推薦的BBC Radio4 ,有些節目相當有趣,也很類似Listening Part4 Long lecture的感覺,只是講話速度通常比考題更快一些。
另外劍喬(眾文出板社)的Master IELTS Writing, Speaking和Vocabulary三本也相當不錯。
寫作第一部份列出各種題型(線型圖長條圖流程圖等),每個題目都有2個不同程度的範文,也有列出語意相同但程度不同的句子,相當一目了然,第二部份Essay則是以主題分類,組織方法類似,但範文就沒有寫得非常好,有些文句甚至被英國文化協會的老師評論最好不要使用(因為有同學照樣造句),對native speaker而言很奇怪。
Speaking附有9分範例CD(就是native speaker充當考生),雖然只有1個但是聽聽還是可以稍微抓到說話的韻律,另外書中也清楚分類各種表達方式使用的例句,雖然有些還是很奇怪不像是口語用句,但仍然相當有幫助。
Vocabulary則是用主題(例如自然、政治等)分類,列出大量相關單字,我們按照前言指導從前2周起每天使用內附CD先聽一遍,然後聽寫一遍訂正過後再聽寫一遍,過程大約1.5小時,這個方法雖然相當花時間但十分有效,許多單字雖然之前從來沒看過,居然可以在Writing考試時寫出來;Vocabulay書後也附有Writing Task1常用字彙和句型,適合短時間記憶速成。
至於模擬考題就不用買了,只有題型和IELTS考試類似,但除了題意不清這個做起來很令人生氣的大問題外,和實際考試題目走向和語氣也有相當大差距,我們只寫過一組後就再也不想碰了。
雖然一開始就知道Writing是我最大的弱點,瘋狂作Cambridge模擬考題直到考試前一天都沒有辦法在規定時間(Task1: 20 mins, Task2: 40 mins)內寫完。但實際考完我覺得Speaking考試變數最大,從考題是否熟悉到主考官的態度都會輕易影響本來就很緊張的心情,而除了第二部分long talk有1分鐘時間思考之外,其他問題幾乎都要馬上回答,反而是最難以掌握的科目,像我就被問到環保相關廢棄物處理和人們對廢棄物態度的問題,老實說我根本沒有想過這類問題,加上是當天最後一位考生,後面的人又遲到就提早進去,主考官一整個疲憊撐著頭聽我就超級緊張,雖然平常我的speaking沒什麼大問題,但是當天這樣真的很難講出甚麼有道理和邏輯的話,結果分數也就Orz了。
後來發現,其實對寫作最有幫助的是多看Economists,尤其是經濟商業相關文章根本就和Writing Task1架構類似,而這些評論家文筆之流暢用字之精準,絕對不是參考書作者或泛泛英語教師能相比,我們從中偷取許多漂亮用字塞進腦中,很可惜8月25日的考試Task 1不是該種題型。
而Economists商業之外的文章,則接近Task2 Balanced View的寫法(題目通常會問advantage&disadvantage,以前都寫persuasive essay,這種balanced view題目我覺得滿困難的),而且在長度和語氣上相當接近Reading考題文章(畢竟都是英國人寫的?XD),能夠順暢閱讀Economists這些文章的話,Reading高分應該不是難事。
我當天考試全部Reading做完大約還有20分鐘時間檢查,不過只檢查到第2篇文章完時間就到了,其實還有好幾題不太確定答案,考到這個分數我覺得滿運氣的。我覺得IELTS的Reading不僅比托福長,而且難度高出許多(我是說CBT,IBT沒有考過不知道),我從大一大二開始看Economists,明明是本週刊但是當時卻要花2個月時間才看得完,最近準備IELTS看了許多Reading的題目文章,再回頭看Economist居然覺得閱讀起來十分輕鬆愉快,果然考試是進步的一大動力嗎?囧
附註:
使用參考書籍有
British Council 課本 Focus on IELTS
眾文出版社Master IELTS: Vocabulary, Writing, Speaking
Cambridge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