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is life. Life is travel! 最近寫什麼都像遊記 \囧/ 2005日本關西遊記、2007美國遊記完成!2008瑞士大冒險、2008法國冬遊與倫敦生活日記連載開始! 食譜與遊記地圖目錄請見Article Sets,留言請按文章底 comment。 歡迎轉貼連結,圖片&文章請勿任意轉錄。 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
 
www.flickr.com

Sunday, October 26, 2008

[Travel] Switzerland 2008: Day02 Swiss Open Air Museum Ballenberg Ticino Area

Ticino地區位於瑞士南部靠近義大利,氣候加上地緣因素使得當地生活方式和建築都充滿義大利風格。


Ballenberg 851 Farmstead, Novazzano TI, 14th-19th century.
From Switzerland, 2008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這棟移建自Navazzano的大農莊,充分表現了義大利北部鄉村地區資本主義化下的經濟型態 (rural capitalism, the «capitalismo delle campagne»)。

其建築最早建於14世紀,而後斷斷續續加以擴建,現在建物一邊長達44.7公尺,擁有超過50個房間,包括多個廚房、地窖、臥室、馬廄和穀倉等多種用途。在Alfonso Maria Turconi (1738–1805)在此建立醫院前,這棟建築一直屬於一個Lombard地方的貴族Turconi家族,另外地契與租約(1845及1856–60)等相關歷史資料也十分充分。

Ballenberg 851 Farmstead, Novazzano TI, 14th-19th century.



根據紀錄1824年這個農莊僅有一名半雇農,至1859年則增加為3名,19世紀末20世紀初更有5個家庭分別於此經營多達7種營生,其中5家務農、1家經營客棧、1家製造馬車。

1930至40年代,4對夫妻與其20個小孩(共多達28人!!)居住於這棟建物中,但卻在1942年後一一遷出 ;而後另一6人家庭遷入,居住至1962年。1980年代,僅餘一名鰥夫租戶獨居於此,其他房間與建物因為乏人照料而漸顯破敗,90年代無人居住後更成為流浪漢聚集青少年通宵派對場所。




農莊四周田地也同時見證了鄉村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從一開始的玉米種植、葡萄酒釀造到穀類加工與養蠶業,而後則是飼料與菸草種植,最後至飼養牛隻,這一切一切都對於附近地貌發展造成戲劇性的變化。

19世紀初,農莊四周環繞著葡萄園、耕過的田地和梯田型態的牧草地;中葉時期,田地與梯田則全部佈滿桑樹,消滅了原本常見供葡萄藤攀爬生長的楓樹。

1871年,Ticino地區養蠶業達到最高峰。除了1845年增建的側翼外,La Pobbia 農莊內其他所有生活空間都用作養蠶房,並因此加以配備煙囪。然而其後養蠶業榮景逐漸下滑,1928年蠶農將最後一個蠶繭運往Capolago的繰絲工房後,Ticino地區養蠶業便宣告終止。

20世紀開始,桑樹開始被拔除改種菸草和黃玉米。1960年代,由於Chiasso貨運車站與A2高速公路擴建,農莊失去一半土地。20世紀末,La Pobbia農莊週遭被高度工業化的地貌環繞,成為消逝農業世代的遺物。




在建物中爬上爬下,走廊木欄衣物和玉米葉同時曬著太陽,中庭依然充滿歷史風情。馬廄上方穀倉堆滿麥草,中間有洞可以直接將草拉入馬廄,設計相當方便,不過旁邊也堆著巨大鐵耙,想必一開始要把麥草挑入二樓相當累人。




根據展場解說,Ballenberg為了這棟建物,和當地政府協商非常久才徵得同意移建並加以復原,目前建物內展出多為19世紀當地居民生活情景,開放式火爐和鄉村風格木製桌椅多人同飲共食場景,感覺相當簡樸呀~







洗衣房中,一旁還有鑄鐵火爐可以燒水,感覺起來似乎也當澡堂使用。




樸實鄉村風格臥室,石磚地板義大利風格十足呀~




中庭同時設有餐廳,供應煎炸香腸、麵包、馬鈴薯和飲料,味道尚可也有座位可供休憩,只是個人認為如此小小一盤香腸加燉飯就要價18.5瑞士法郎,根本就是搶劫!! (雖然以遊樂園而言,食物索價高昂似乎相當平常 囧)

而且菜單全部都是德文,服務人員也不會說英文,點菜很難事先粗估預算 (我們就是看前面人點的食物說要一樣的),強烈建議自備午餐和飲料進入園區,後來看到非常非常多家庭遊客全都帶著豐盛野餐,令人好生羨慕呀~

另外這棟建物外側挑高房間展出養蠶繰絲過程,不過台灣小學生誰沒養過蠶寶寶? (說實話我就沒養...因為軟軟白白的好噁心啊...Orz) 沒養過也看同學養吧~所以實在沒什麼興趣,倒是同時展出的義大利風格絲綢布料和19世紀當地女性服飾 (都是老照片裡面義大利或西西里老婦人那種白蕾絲全黑衣裙喔~很有趣~)比較吸引人。

雖然沒有吃飽喝足,我們也在這棟歷史建物中休息過了中午時分,參觀完繰絲工房便繼續向前邁進。


Ballenberg 832 Grain storehouse, Campo Vallemaggia TI, 1515



Ticino區建物不多,這棟16世紀的木造穀倉也頗值得一看。




樓上內部昏暗搖搖欲墬,展出建物結構與修復過程照片,而石砌地面層相當明亮通風。


Ballenberg 841 Houses, Cugnazco TI, middle of the 18th/19th century.



另外這棟18中葉至19世紀的住宅色彩鮮豔,也頗具義大利風格。格局十分有趣,結合了許多種不同建築風格。

其中最古老的部分可追溯至1740年代,呈現簡單塔屋結構(Tower House),每層樓僅有一間房間,開放式火爐廚房則位於地面層,位於臥室下方(正好可以充當暖氣)。

再者則建於1760年代,作為生活起居空間的長方形建物建於塔屋一側。最後1850年代增建的是典型地區建築:一對對稱的半連接式房屋(semi-detached houses),兩個廚房各有獨立壁爐和煙囪,臥室再度被設計在廚房上方。

不知這棟建築當時是否也住了數個家庭? 這種格局感覺根本就是集合住宅呀~


相關文章:
[Travel] Switzerland 2008: Day02 The Way to Swiss Open-Air Museum Ballenberg
[Travel] Switzerland 2008: Day02 Swiss Open-Air Museum Ballenberg Bernese Midlands & West Midlands


延伸閱讀:
Swiss Open-Air Museum Ballenberg

No comments:

Blog Archive